2007年7月13日 星期五

樂生挖出的,化石恐為建材



【記者胡慕情台北報導】樂生保留方案底定,新莊捷運重新動工。此時卻傳出樂生院原台南寮開挖出5百萬年前的化石,與捷運局當初環境影響評估書落差極大。


滬尾文史工作室負責人紀榮達指出,在台南寮發現的化石,約為5百萬年前的遺跡。原本台灣仍在海底下,經過最後一次造山運動後產生青灰砂岩。早期樂生院址因斷層擾動,產生火成岩而形成礫石。


別把化石當建材

捷運局約6月知道此地有化石,因之前保留方案未定而沒有施工,但日前開始有篩車駛入,也有碾碎石頭的器材石虎。紀榮達憂心捷運局欲將這些礫石碾碎做為建材,昨天緊急前往實地探勘。


紀榮達指出,目前發現最大的礫石重達一噸,這些化石可見台灣海象,如貝類與孔蟲。有孔蟲經歷寒武紀到現代的漫長歲月,其間不斷演化發展,在不同地質歷史時期會表現出不同特徵。


由於有孔蟲的某些類群演變迅速,在地質歷史中存留的時間短,因此常常成為相關時代的重要標準化石。尤其因為體形小、數量多,它們的化石在鑽井岩心和海底取樣中容易被大量採集,因而有孔蟲在進行海洋地質研究等領域都能發揮巨大作用。


樂生化石記錄台灣地球史

紀榮達強調,這些化石不僅是台灣史,也是地球史的證據,若持續動工,樂生院將是捷運系統蓋在山坡的首例。在斷層施作雖是捷運政策考量,「但也不必將化石當成建材吧!」他認為化石若保留下來,不僅可豐富迴龍站的文化資源,也可與未來的古蹟園區做聯結。


樂生保留方案中,曾談及未來古蹟園區規劃,但至目前仍是紙上談兵。捷運局北工處副處長方壯勵坦承,未來拆遷重組房舍的位置將是很大問題,「到底要選在哪裡的土地?有人願意提供嗎?」


紀榮達指出,樂生的文史價值不單只有醫療站所,包括新莊斷層歷史也應讓民眾了解。觀音山列屬大屯火山群,林口台地底下的水成岩原在太平洋裡,透過造山運動而把推上來;樂生院的卵礫石層,有不少更是古代大漢溪往林口到桃園流到台灣海峽的證明。


「關 鍵在於範疇!」紀榮達直指,文建會關注點多為日本統治台灣最後15年的建築,卻遺漏前後歷史。其實樂生院內也有漢人開墾的遺跡,內有一座清 朝古墓,是漳州富商楊仰豐的墓,「此人來新莊開墾,跟當時媽祖廟的建設都有關聯。」此外也有客家人的南靖縣路線,這些證物在樂生院皆完整存在。


紀榮達認為,樂生院內涵不同族群證據,完整保留樂生的歷史,無論縱深、橫面與地域性才能擴充。可惜的是,紀榮達等人提出的證據都沒被考慮,就連民國40多年的縣誌寫得很清楚得圓山文化園,也都不被文建會重視。


「除了建物,綠地更重要。」紀榮達說,所謂的異地重組方案根本是騙局,異地重組確實對某些古蹟有效,如林安泰古厝,「因為那些棟樑確實可以組裝」。但樂生的水泥建構物根本無法拆除,「一敲就零碎,若一塊塊拆,成本比造新的還貴。」


因此,未來樂生院異地重組的建築,極可能是蓋一座一模一樣的建物,其原有的歷史感則完全抹滅。紀榮達無限感嘆地問:「為什麼不留原本的?」


更荒謬的是,所謂拆遷重組的建築目前根本沒人要接手,因為找不到地方,極可能選在楊仰豐的古墓、綠地上。紀榮達抨擊文建會做法荒唐,呼籲文建會針對化石問題進行嚴謹地質調查,盡快確認強度與價值處理方式。


BOX:孔蟲是什麼?(資料來源/中國科普博覽)

孔蟲是一種長有偽足的微小單細胞原生動物,大多數都有礦物質形成的硬殼,殼上多有開口,殼壁上還有許多小孔。有孔蟲的身體由一團細胞質構成,細胞質分化為兩層,外層薄且透明,叫做外質;內層顏色較深,叫做內質。

外質外圍有殼並且伸出許多根狀或絲狀的偽足,主要功能是運動、取食、消化 食物、清除廢物和分泌外殼。內質包在殼裏,有一個或幾個細胞核,而且還含有食物泡。

現 代的有孔蟲絕大多數都是海生的,只有少數生活在瀉湖、河口等半鹹水的環境裏,也有極少數廣鹽性的可以生活在超過正常鹽度的鹹水裏,還有極個別 的可以 生活在淡水裏,如瓶形蟲超科中的個別種屬。大多數的有孔蟲營底棲生活,少數為浮游生物。底棲的有孔蟲通常都可以在海底緩慢移動,只有少數固著生長。

2 則留言:

陳禹勛 提到...

有孔蟲的殼就是星砂喔

匿名 提到...

請問現在去,還能看到化石嗎?我喜歡探訪各地的化石景點,由於樂生離我家蠻近的,以前讀書時,也常騎車經過,那裏綠意盎然。